贵州黔西市化屋村——抓牢土特产 捧牢金饭碗

作者:转发 时间:2023-11-17 点击数:

初冬,于湛蓝高空俯瞰乌江源百里画廊,旖旎山水映入眼帘,盘山公路穿过山岭,特色民居鳞次栉比,与青山绿水相映成景。这里,是贵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乡化屋村。

  化屋村又叫“化屋基”,苗语的意思是“悬崖下的村寨”,曾是一个国家级深度贫困村。由于群山阻隔、环境恶劣,村民日子过得十分艰难。搭载着一系列惠民政策的东风,村“两委”成员带领群众从“一方水土”中找出路,做好“三黄一文一旅”土特产文章,把乡村资源优势、生态优势、文化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、产业发展优势,带领村民成功摘掉“穷帽子”,过上了好日子。目前,化屋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达1350万元,年净利润超100万元,并连续三年进行分红。

 

  山水中找路 明白账动员

  怎样因地制宜助农增收?办法从群众中来。“用好党的利民惠民政策,就要真正了解群众所需所盼。”村党支部书记许蕾说。她带着村“两委”成员,挨家挨户走访,电话联系外出务工人员,笔记记了满满几大本。老百姓真诚的声音和合理的诉求逐步勾勒出乡村发展的方向。大家一致认同,发挥化屋村绿水青山的优势,大力发展当地独有的黄姜、黄牛、黄粑产业;弘扬民族文化,把苗绣发扬光大;依托村域原生态环境发展乡村旅游,让“三黄一文一旅”成为化屋村的特色名片。

  “过去村里穷,就穷在没有把村民组织起来。”村干部杨香连说。从关键处下手,村“两委”成员来到在村民中颇有威望的杨守树、杨守信家,晓之以理、动之以情,给他们算收入账、亲情账、消费账。

  “一亩地种玉米最多收入1000多元,如果种小黄姜,每亩最多可以收入1万多元。”“种玉米收入不够开支,还得去打工,家里孩子谁来照顾?”“出去打工一个月开支起码要3000元,在家发展一个月也就1000多元,省了一大半。”村干部的“明白账”,打动了杨守树兄弟俩,也让70余户村民放下顾虑,踊跃种植小黄姜,当年小黄姜种植面积就达到400亩。从种植小黄姜到养殖黄牛、入股黄粑厂,再到请回在外务工的村民杨文丽返乡成立苗绣车间,村干部逐步兑现了对村民的承诺,一步步得到大家的信任,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中来。

 

  合作社创富 好收益共享

  群众思想通了,主导产业定了,组织方式成为摆在村“两委”面前的难题。全村没有一户大户有能力承包,限于村里当时的条件,也没人愿意来投资。村“两委”谋定而动,决定创办合作社带领群众发展。

  “合作社三个字说起来容易,做起来难。到底要创办什么样的合作社?资金怎么来?项目从哪找?”面对村民的疑问,村党支部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,通过组织村集体、村民资金入股、流转土地等方式,把村集体、合作社、农民的利益联结起来,走“合股联营”、抱团发展的路子。

  合作社挂牌的那天,村民都高兴得合不拢嘴。“我们通过合作社,重点实施了7个项目,根据项目情况,针对性确定发展方式,一方面可以降低风险,还能拓宽增收渠道。”许蕾说。连片规模种植黄姜,由合作社与农户签订保底收购协议;引进龙头企业贵州山水苗韵食品有限公司,推动黄粑加工项目升级发展;组织当地青年成立导游解说队、歌舞队等,讲好化屋故事;成立苗绣公司,对外承接苗绣订单,再通过苗绣协会,分配订单给会员企业和村里作坊进行生产……项目发展的堵点、难点一一打破,老百姓看到了好前景,致富的信心也更足了。

  为了最大限度让村民共享发展成果,村“两委”牵头制定了集体收益分红机制,10%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;10%作为合作社运营资金;20%留作产业发展基金;60%按股分红,既留足了后续发展资金,又保障了村民切身利益。

 

  拓销路“出山” 护绿色生金

  酒香也怕巷子深。化屋村的“土特产”也同样面临过销售难的问题。为解决好这个问题,村“两委”带领群众,一步一个脚印打开销路、发展培养带头人、扩大产业规模,让“土特产”搭上高速列车,走向更远的地方。

  “我们‘特’在什么地方?怎么才能卖得好?”黄粑产业的负责人石涛说出很多人的心声。为找准产品定位,合作社以市场为导向,精准锁定消费者,通过创新口味、增添产品附加属性,打开了销路。村“两委”成员到省、市里对接农贸市场、超市、学校,签订采购协议,实行订单加工。同时,在村内建立了展销中心,在县城开设专卖店,充分运用电商平台进行宣传推介,“线下+线上”共同发力。组织苗绣文创产品走秀、最美“绣娘”评选等活动,邀请全国知名画家、摄影家到化屋村采风创作,通过一系列“组合拳”大力推介苗绣产品。

  解决好“可持续”问题,才能让村民捧牢生态饭碗。村里制定“播绿者受益、护绿者受奖、损绿者受罚、用绿者付费”机制,党员带头种树,鼓励村民美化庭院,公开评比。经过几年共同努力,化屋村的山头越来越绿,全村森林覆盖率达60%。

  化屋就在江边,以前有村民搞网箱养鱼,污染环境、污染水质。村“两委”痛定思痛,劝说渔民拆除网箱,50余户渔民、40多艘渔船全部上岸,有的渔民走上了公益性岗位,有的将渔船改造成观光游船,还有的参加了村里的技能培训,转产就业,现在做起了苗绣、农家乐,有了好出路,更护得好生态。

  一审:朱培   二审:韩飞   三审:杨阳
  一校:杨静   二校:杨婷婷   三校:杜纪红

Copyright © 2015 万赢体育(中国)官方网站, All Rights Reserved